大物名师讲座(第304期) ——特邀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谢旻教授作报告

发布单位:大气物理学院创建者:孙东敏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量:224

报告题目:局地和区域气象条件对长三角臭氧污染影响研究

报 告 人:谢 旻 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4日 (周四)10:00

报告地点:气象楼1114会议室

主 持 人:王红磊 副教授

 

报告人简介:

谢旻,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碳监测与数字化应用技术中心主任,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主要研究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控、双碳政策及气候应对中的热点问题,开展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应用、环境遥感及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研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参与国家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体系研究和大气环评导则修订等。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参与2本教材、5部专著的撰写,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著2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等行业学会奖7项,以及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在内的教学奖10项。兼任江苏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IEEE PES技术委员会-碳中和及污染物减排分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地球环境系统科学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环境与遥感联盟委员,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工程科学学报》等青年编委;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生态与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报告简介:

近地面臭氧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研究和治理。臭氧的生成主要受排放、输送扩散、化学变化、沉降等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过程影响。其中,大气化学过程是内因,气象条件影响是关键的外部驱动力。研究气象对臭氧前体物排放、输送扩散、沉降的影响及其与大气化学的相互作用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科学问题。近些年,报告人结合国家社会的需求,在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系统研究了我国典型城市群臭氧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气象驱动机制。在量化城市热力和动力作用在大气复合污染中的贡献、揭示天气气候对不同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改进模拟方法、发展自主产权空气质量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本报告介绍局地和区域气象条件对长三角臭氧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局地尺度上城市人为热效应以及区域尺度上热带气旋的影响作用机理。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