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面向嵌入式TEE系统的Linux驱动安全高效执行环境
报告专家:凌振 教授
报告地点:阅江楼502-503会议室
主持人:许小龙 教授
专家简介:
凌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于2005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和东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匿名网络、智能终端安全及物联网安全。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包括重要国际期刊,如IEEE/ACM ToN、IEEE TIFS、IEEE TPDS、IEEE TC、IEEE TDSC、IEEE JSAC以及重要国际会议,如国际计算机安全会议ACM CCS、USENIX Security、NDSS和国际计算机网络会议INFOCOM。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此外多次受邀在重要国内外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如国际著名黑客会议BlackHat上演讲2次等,相关研究成果还受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走近科学》栏目采访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节目中进行报道。获得2014年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15年CCF优秀博士论文奖、2016及2020年黑客极棒竞赛(GeekPwn)优胜奖、公安技术革新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报告简介:
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s),如TrustZone,被广泛应用来保护敏感程序和数据不受到各种攻击。但OP-TEE等紧凑型TEE操作系统(Compact TEE Operating Systems)仅实现了有限的TEE核心功能,而在设备驱动程序支持上有所欠缺。为此,我们旨在TEE OS中重用现有Linux驱动程序来缓解这个问题。一个直观的方法是将一个Linux驱动程序所有的依赖函数移植到TEE OS中,实现其在TEE OS内部直接执行。但该方法增加了可信计算基(TCB),扩大了TEE OS潜在的攻击面。我们提出了一种TEE驱动程序执行环境——Linux驱动程序运行时(Linux Driver Runtime,LDR)。我们发现Linux驱动程序需要两种类型的函数,即库函数和Linux内核子系统函数。LDR尽可能地重用TEE OS中现有的库函数,并将Linux内核子系统函数调用重定向到普通世界中的Linux内核。此外,我们设计了基于ARM域访问控制功能(Domain Access Control)的LDR沙盒环境,Linux驱动程序运行于其中。通过拦截沙盒中驱动程序的TEE函数调用行为,检查与校验参数和返回值,并执行前向控制流完整性,解决相关的安全问题。我们在IMX6Q SABRESD平台上实现了LDR的原型系统,并成功在其中适配和运行了6个不同的设备驱动。实验结果表明,LDR的驱动生成方法涉及的工程开销较小。同时,LDR可以在不影响设备性能的前提下保证数据源的安全,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报告题目:智能无源感知技术研究
报告专家:戴海鹏 副教授
报告时间:6月19日下午16:00-17:00
报告地点:阅江楼502-503会议室
主持人:许小龙 教授
专家简介:
戴海鹏,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获ACM中国新星奖、IEEE可扩展计算技术委员会职业中期卓越研究成就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挑战杯大赛主体赛全国一等奖、全国高校物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指导教师奖等荣誉。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边缘智能、数据挖掘、移动计算等。发表国际一流会议期刊论文200余篇,含CCF A类100余篇,包括UbiComp、INFOCOM、SIGMOD、VLDB、ICDE、KDD、WWW、EuroSys、ATC、SIGMETRICS、MobiHoc、MobiSys、ICNP、TON、JSAC、TPDS、TMC、VLDBJ、TKDE等国际一流会议期刊。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计算机领域仅3篇);CCF A类会议INFOCOM最佳论文提名奖;CCF A类会议UbiComp杰出论文奖;CCF B类会议ICNP最佳论文奖;CCF B类会议SECON最佳论文奖亚军;CCF C类会议HPCC、WASA、及APWeb-WAIM最佳论文奖等。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主持和承担国自科面上、联合基金重点等项目十余项。担任ACM SIGCOMM China秘书长、CCF物联网、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常委等职务。担任ISPA、HPCC、ICCCN、ICPADS、ICNP等十余次会议主席。担任著名国际学术会议如INFOCOM、IJCAI、SC、VLDB、UbiComp、MobiHoc、ICNP等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中文CCF A类期刊《电子学报》青年编委等职务。
报告简介:
随着物联网、AR/VR等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受限于接触方式和高额成本等原因,已无法满足人类发展需求。无源感知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因其非接触感知方式、灵活可操作性及低廉成本等优势,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报告将介绍课题组在智能无源感知人机交互近年来的代表性工作。主要包括基于超声波的非接触手势识别,基于耳机的细粒度头部方位跟踪系统,以及磁场辅助无线耳机跟踪等。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软件学院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