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名师讲座(第140期) ——特邀浙江大学刘东教授作报告

发布单位:大气物理学院创建者:孙东敏发布时间:2022-06-14浏览量:1907

报告题目: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技术研究

报告人:刘东教授

报告时间:2022年6月16日(星期四)14:00

腾讯会议:437-702-710

主持人:夏海云教授

报告人简介:

刘东,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海洋光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光谱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光学测试专委会及环境光学专委会委员,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执行副主编,《光学学报》、Remote Sensing、《中国测试》、《激光技术》、《光学精密工程》等期刊编委。担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共主席(Co-chair)等。从事光电检测与遥感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激光雷达(大气、海洋及星载)、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PNAS、PhotoniX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实现成果转化10余项, 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Plenary talk)/邀请报告(Invited talk)50余次。

报告内容简介:

在大气中,以气溶胶及云为代表的悬浮小颗粒与大气环境、气候气象等密切相关;在海洋中,以浮游植物、泥沙等为主的悬浮颗粒物在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高精度探测大气及海洋颗粒物的光学及微物理特性的“四维分布(时空维度)”,可明确其形成、演化与传输等关键过程,对区域及全球生态环境研究和气候问题解决意义重大。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理论精度高、回波信号强,较米激光雷达、拉曼激光雷达等其它后向散射激光雷达优势明显。但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还有一些挑战:模型机理方面,后向散射激光雷达模型通常基于单次散射机理,难以准确反映存在光学厚度较大的层次(如厚气溶胶层、云层和水体等)时的强烈多次散射效应,无法进一步反演准确的颗粒物特性;关键器件方面,受限于常规光谱鉴频器无法覆盖近红外-可见光-紫外波段,此范围内的多波长HSRL系统一直难以实现,无法获取颗粒物多波长下的高精度特性;数据幅面方面,激光雷达虽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能力,但只能获得激光传输路径上的廓线信息,而难以获得超大三维空间内颗粒物光学及微物理特性的分布情况。针对上述难题,团队在激光雷达模拟器、核心器件、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攻关,研究建立环境探测激光雷达模拟器,以解决大气及海洋星载激光雷达正反演技术;研发高性能大气及海洋HSRL仪器系统,可用于星载环境探测激光雷达真实性检验;发展主被动遥感融合技术,以拓展激光雷达遥感数据在环境、气象及气候等领域的应用。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