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星载测雨雷达的青藏高原降水类型识别新方法
报 告 人:傅云飞 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13日(周五) 下午3:00
报告地点:气象楼1114会议室
主 持 人:刘 超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傅云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星光谱、被动微波、微波雷达等仪器探测云降水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的理事、该学会的卫星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和期刊委员会副主任、暴雨和灾害杂志主编。
报告简介:
针对星载测雨雷达的青藏高原降水类型识别算法存在的缺陷,即算法中默认的冻结高度与高原地表高度接近、算法中的对流降水阈值不适合高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青藏高原降水类型识别算法。通过分析星载测雨雷达多年探测数据,给出了最大反射率因子30 dBZ和18 dBZ作为区分夏季青藏高原强对流降水、弱对流降水和浅对流降水的阈值。对新的降水类型统计研究的结果表明,夏季高原三种降水类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垂直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强对流降水的近地面反射率因子变化范围为15~50 dBZ,回波顶高度可达16km,大多数强对流降水反射率因子随高度降低呈线性增加;对于弱对流降水,其近地面反射率因子主要分布在17 ~ 26 dBZ,回波顶高度低于11 km;浅对流降水的近地面反射率因子分布在15~23 dBZ,回波顶高度低于10 km。浅对流降水是夏季青藏高原的主要降水类型,比例为30%~70%,其次是弱对流降水,强对流降水所占比例最小。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