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一带一路”激光雷达观测网
报告人:黄忠伟 教授
报告时间:2022年8月9日上午10:00
腾讯会议:452-369-421
主持人:卜令兵 教授
报告人简介:
黄忠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现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激光雷达硬件技术研发、反演算法开发以及大气遥感与环境监测应用研究,生物气溶胶探测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等。已发表SCI论文53篇(被SCI引用1500多次),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作为骨干成员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甘肃省环境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21)、第十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22)。2012年以来,担任《大气探测学》、《雷达气象学》以及《大气遥感及应用》等课程教学任务。目前担任SCI期刊《IJERPH》编委,《Remote Sensing》Topic Editor,《光学学报》《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地基激光雷达观测网是研究大气云、气溶胶与水汽垂直分布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重要手段。尽管全球范围内已建成若干个地基激光雷达网,然而“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中亚地区激光雷达观测十分匮乏,且大多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增温速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气象灾害频发。针对该地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自2018年以来兰州大学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包括15个台站的“一带一路”激光雷达观测网。该观测网主要包括兰州大学自主开发的标准化、业务化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达系统,以及太阳光度计、微波辐射计、颗粒物监测仪与自动气象站等设备,结合风云、葵花、MODIS、CALIPSO等多源卫星观测,构建对大气成分与气象要素的区域立体观测体系。本报告将首先简述激光雷达网的建设意义与背景,然后详细介绍雷达网建设方案,最后总结已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未来建设计划。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2年 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