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非线性纳米光学及其在红外成像和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8日(星期五)15:30-16: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386-363-026
报告专家:徐雷副教授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邀请人/主持人:刘少鹏副教授
报告简介:亚波长介质结构依托其电磁共振特性,能够在近场和远场中对光波实现高效调控,为包括非线性成像、光学传感与通信在内的一系列高能效应用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此类结构的非线性纳米光子学迅速发展,推动了芯片级光源、纳米激光器以及光电器件等方向的显著进步。利用非线性超表面开展红外成像,为构建紧凑、高分辨率且具备光谱选择性的成像系统提供了一条极具前景的技术路径。近年来,可调谐纳米光子学的进展进一步加速了动态红外成像与图像处理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这里我将重点介绍我们先进光学与光子学实验室基于非线性纳米光子学平台实现红外到可见光转换的系列研究进展。总体而言,这些研究通过紧凑的全光学调控实现非线性过程的动态操控,从而推动动态红外成像与传感的发展,并为未来基于纳米光子学的超紧凑计算成像与实时跟踪系统奠定基础。
专家简介:
徐雷,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副教授。2014年在南开大学获得光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100人之一(MCP100)。2020年,他加入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共同创建了先进光学与光子学实验室及研究团队。研究方向是在亚波长尺度上探索和调控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应用于非线性纳米结构与超表面、红外成像技术和可重构超器件等领域。在光学与光子学领域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Engineering、Advanced Photonics等发表文章7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4500次(H-指数36)。曾担任IEEE纳米技术委员会英国及爱尔兰分会副主席(2021-2022年)和主席(2023-2024年)。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光电探测与信息融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江苏省气象光子学与光电探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省大气光电智能感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