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名师讲座(第120期) ——特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王普才研究员作报告

发布单位:大气物理学院 编辑:发布时间:2022-04-08浏览量:

地点 腾讯会议:382236249 报告人 王普才 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22-04-13 14:00:00 主持人 卜令兵 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温室气体遥感技术及应用

 告 人:王普才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2年4月13日(周三 1400

腾讯会议:382-236-249

 持 人:卜令兵 教授

报告人简介:

王普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LAGEO)副主任(2003-2020),碳中和研究中心(CNRC)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探测网络(NDACC)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区专家委员1995 年获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7-1999 年加拿大遥感中心博士后。北京市奥运大气污染控制专项项目、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气候变化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研究方向包括大气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成分遥感探测、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大气辐射传输计算等。建立中国首个AERONET气溶胶观测站香河站,首批TCCON二氧化碳高分辨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观测站(香河站),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承担国科大2门研究生课程教学“大气辐射学”和“大气遥感物理”),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

报告简介:

中国已承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发展全球尺度的温室气体地基和卫星监测技术,发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模拟同化反演技术,定期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查,成为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需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部署了高分辨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开展了多年连续的高分辨率太阳红外光谱观测,反演获得了CO2、CH4等主要温室气体柱浓度产品,对OCO、GOSAT等碳卫星观测数据产品质量进行了验证评估。香河站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计划加入全球碳柱总量观测网(TCCON)和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探测网(NDACC),将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