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名师讲座(第335期)——特邀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刘端阳研究员作报告

发布单位:大气物理学院 编辑:孙东敏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量:

地点 揽江楼N511 报告人 刘端阳 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25-09-28 10:00:00 主持人 杨元建 教授

报告题目:高影响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报 告 人:刘端阳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5年9月28日 (周日)10:00

报告地点:揽江楼N511

主 持 人:杨元建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刘端阳,博士生导师,正高,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际雾和露委员会(IFDA)委员,中国气象局气象领军人才-国家级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中国气象学会交通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局首批青年英才。《气象学报》编委、《气象科学》常务编委、Atmosphere编委、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客座副主编。主要从事云雾物理、交通气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围绕高影响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影响开展研究,主持和参加省部级项目十余项。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交通气象理论研究、能见度短临预警技术、交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开发、交通气象服务、交通气象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创新成果。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近60篇),获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8项。荣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第九届十佳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中国气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奖、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提名奖、江苏省行业领域优秀科技进展(基础研究领域)、中国气象局科技成果评价优秀,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项科技奖。

报告简介:

近年来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海上运输、(通用)航空、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保安全、保畅通作为中国现代化交通体系的重要核心目标,体现了对高效出行与生命安全的双重追求。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这对交通运输安全和畅通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为有效开展道路交通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交通高影响天气的防御能力,及时、准确的交通气象监测和预警变得至关重要。报告剖析了中国交通气象的发展需求,梳理了中国交通气象发展现状,进一步展望了相关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结合中国未来在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发展需求,提出了构建中国交通气象创新体系、建设交通气象标准和公共试验基础设施等建议,可为中国交通气象的体系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