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图建模及学习研究
报告时间:2023年6月21日(周三)14:30
报告地点:长望楼N102报告厅
主持人:郑钰辉教授、孙乐副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崔
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在IEEE汇刊(T-PAMI等)和CCF A类会议(CVPR等)发表/录用论文80余篇。获航天集团科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IEEE Computer Society最佳论文、IEEE情感计算汇刊最佳论文、多次国内外重大/重要赛事冠亚军。
报告(内容)摘要:
近来,面向图的深度学习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首先简单介绍图神经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谱图滤波以及空间卷积等;然后,介绍我们的一些探索性工作,包括非匀质图卷积、异构图建模表示及应用等。
报告题目:6G智能通信
报告专家:许威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6月21日(周三)15:30
报告地点:长望楼N102报告厅
主持人:郑钰辉教授、 孙乐副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许威,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TFellow。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MIMO通信、协作MIMO通信、信息通信理论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等。成果获旗舰国际会议IEEE Globecom最佳论文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IEEEComSocHeinrich Hertz Award。2018年被授予中国通信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年获英国皇家工程院杰出访问学者奖。目前担任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IEEETCOM编委、IEEECOMML高级编委。
报告(内容)摘要:
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概要介绍,总结MIMO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更新换代中的举足轻重作用。回顾MIMO技术的发展,并阐述面向未来6G网络的MIMO智能化发展方向。针对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分别从6G网络与传输智能化、6G内生安全智能化、6G无线环境智能化三个方面介绍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当前研究重点。
报告题目:电磁频谱空间智能认知和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报告专家:周福辉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6月21日(周三)16:30
报告地点:长望楼N102报告厅
主持人:郑钰辉教授、 孙乐副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周
福辉,国家优青,教授/博导,“面向航空航天的协同智能信息处理学科”111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IEEE Senior Member。一直从事电磁空间认知学习与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至今已在国际通信权威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入选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13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已授权20余项;作为课题负责人至今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重点、面上和青年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20余个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已入选斯坦福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IEEE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学者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西省高层次人才”等人才计划,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E&T全球创新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和国际奖励。目前,担任国际通信权威期刊IEEE TCOM、IEEE Systems Journal、IEEE WCL等通信领域权威期刊编委。
报告(内容)摘要:
频谱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电磁频谱空间是第六维作战空间。利用机器学习实现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和决策是频谱资源高效利用和电磁致胜的核心途径。尽管该领域已有相关研究,但只是在静态频谱环境和大量频谱数据标签等理想条件下简单应用现有机器学习方法,未从无线频谱特性出发探索无线频谱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点,无法应用于实际动态复杂的电磁频谱空间。本报告从电磁频谱环境和任务呈现高度动态和突发性、频谱领域知识难以利用和迁移,频谱数据量多但标记样本少且质量无法保证等无线频谱内在特征出发,通过深入研究电磁频谱领域知识表征和利用方法,提出数据和知识双驱动的电磁频谱空间机器学习新范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磁频谱空间智能认知和决策方法,并汇报实验室的实际应用情况。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