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吕达仁院士、卞建春研究员、任荣彩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人员机构 编辑:王继东发布时间:2018-11-02浏览量:

地点 气象楼423报告厅 报告人 吕达仁
报告时间 2018-11-08 09:00:00 主持人 陈海山

题   目:关于中层大气研究的一些想法           

报告人:吕达仁  院  士

 

题   目:人类活动对平流层的影响               

报告人:卞建春  研究员

 

题   目:再论平流层信号下传影响对流层的途径   

报告人:任荣彩  研究员

 

时  间:11月8日(周四)上午9:00         

地  点:气象楼423报告厅

 

主持人:陈海山  教授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专家简介:

吕达仁院士,大气物理学家,担任IAMAS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IAMAS执委,曾任中科院先导专项“碳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辐射委员会委员、国际高层大气气象学会委员会委员、国际日地物理学会学术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咨询专家组专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动联合遥感降水分布的原理及反演方法;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台自主开发的平流层大气晴空探测雷达的研制工作,并在极化交替和自适应信号提取等方面有重要创新;利用雷达及高空气球探测资料对平流层重力波频谱结构、以及对流风暴激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推进了大气物理和日地物理的交叉科学研究。  

卞建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LAGEO副主任。199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1996年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ACAM/SPARC-IGAC委员、SSiRC/SPARC委员、CNC-IAMAS委员兼秘书长、《AAS》、《AOSL》、《大气科学》等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大气物理学》首席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物理学、人类活动与平流层气候变化、臭氧层变化、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以及大气可预报性。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等科研任务。

任荣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有平流层及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冬、春季节平流层极涡振荡和崩溃过程的异常特征以及气候效应;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机理;平流层与对流层天气气候异常联系;平流层长期变化。ENSO气候效应:ENSO 对平流层年际异常的影响;ENSO变异与印度洋SST异常的关联;ENSO影响南亚夏季风爆发的过程。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大气科学学院

2018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