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名师讲座(第241期) ——特邀北京大学杨邱助理教授作报告

发布单位:大气物理学院 编辑:发布时间:2024-03-25浏览量:

地点 气象楼1114会议室 报告人 杨邱 助理教授
报告时间 2024-03-29 09:30:00 主持人 陈璟怡教授 陆春松教授

报告题目:全球变暖对美国夏季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基于简单拉格朗日气块模型报 告 人:杨邱 助理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3月29日(周五)上午9:30报告地点:气象楼1114会议室 腾讯会议:965265279 主 持 人:陈璟怡教授 陆春松教授

报告人简介:

杨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助理教授。201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2017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大气与海洋科学博士学位。2017–2020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20–2023年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部门担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与大气动力学相关的理论工作,长期聚焦中纬度和热带对流组织,以建立基础理论为研究特色,在多尺度相互作用、中尺度对流系统、大尺度对流组织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迄今已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JAS、JCLI、JAMES、GRL)上发表SCI第一作者论文14篇、合作论文6篇。自2022年起担任大气动力学领域国际核心期刊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副编委。

报告简介: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美国暖季主要的降水来源,会引发严重自然灾害,而全球气候模型在预测未来降水变化中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报告利用一个拉格朗日气块模型来研究全球变暖对MCS的触发和发展的影响。其中,单柱模型预测了未来美国中部的降水减少,东部增加,这与CMIP5一致,该模型还指出了未来弱对流减少、强对流增加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地,该工作基于云解析模拟提出新的阵风锋传播速度和下沉强度的参数化方案,发展了一个多柱模型,预测了全球变暖下美国中部中尺度对流系统会变小,并解释了背后的物理机制。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大气物理学院

2023年03月25日